读者朋友们,大家好。 本书,让您真正做到《易经》入门,入门《易经》就可以读懂中国文化、政治、经济(顺序不要搞反)。 写一本关于《易经》的书,这个念头在我心里想了很久。然而每每打开文档,却总觉无从落笔,迟迟未能敲下第一个字——不是不愿,实是不敢。因为怕写完了,大部分人会觉得看不懂,每个字都认识,连起来不知道啥意思。 我刚开始学《易经》的感受看不懂,学不会,不知道在何处下手,貌似学了也没用。 还会听到很多传说:有人因痴迷玄学而走火入魔、神志不清;有人凭借易经预测成为大师,名利双收;甚至还有人传说修炼得道,羽化登仙…… 《易经》究竟是什么?这些年来,我翻阅过无数注解,从文言到通俗的白话,却始终雾里看花、水中望月。 我总结到核心原因,古人把《易经》写的太简单(核心那时候文字少),又通用在天文、地理、哲学、数学、命理、预测等不同领域。《易经》所有知识一起过来,普通人学不会才是常态;能直接学会是“天才”,老天爷直接喂饭的那种人,各路神仙在这种“天才的脑子”上开几十个窍!!! 我突然入门《易经》的契机,我收到家族长辈整理的一份家史与家训,把之前在长辈口中的零星碎片拼接起来,我忽然明白了——《易经》是中国人最朴素、最本真的生存智慧。我家族的曾经奋斗史,就是一个一个故事组成,很多故事都能和《易经》的内容符合。(提示:本书的内容不是家史) 我的家族在东北曾拥有土地万亩以上,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。但我们的家族故事,或许与你印象中的“地主”不大相同。祖上从山东海阳县逃荒而来——清朝末年,山东大旱(也有说是因鸦片种植导致民生凋敝),全家为了活命,一路乞讨迁至黑龙江。从长工到佃户,由贫农而成地主,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与智慧。 更难得的是,家后的祖上设立了私塾,供全村孩子免费读书;还建了“花子房”,专为周边的孤寡老人、乞讨者提供饭食——这其中,也包括抗联战士的家属。 (各位读懂《易经》,应该明白,在历史上,为什么地主乡绅,用这种方式治理的地方)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