☆丶一 归来 这世界充满了大男人,所以才有了贤妻。 不要将这“贤”字想得太高尚,其实追根究底就是一种不平等的付出。 ——这是莫语的感悟。 她十四岁嫁进李家,成婚那会儿,所有人都认为是她高攀了,李家尽管不甚富裕,但他们是书香门第,而她爹却是个土生土长的猎户,上数三代都是如此。 她的夫君大人原也是个读书人,因为乡里抓壮丁实在太狠,作为长子,他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前途,在十五岁那年,毅然随军到北地戍边,莫语嫁进来那年,是他从军後头一次回乡探亲,因为年近二十五,家里不得不在匆忙之间给他找个媳妇。 当兵打仗的,不知哪天就会身首异处,所以尽管是书香门第,也容不得他们挑剔人家女娃儿,毕竟这世上有胆做寡妇的可没几个。 当然,莫语并不是胆大,只不过当时她急需离开娘家,已经十四了,若还像跟草干似的杵在娘家等着父兄养活,话好说,但嫂嫂们的脸色可不好看。 她向来懂事,又自小没娘,所以很懂得看人脸色度日,趁有媒人上门时,也就赶快点头应允了,不管是不是要当寡妇,总之先嫁出去再说,有了男人的女人在这世上方可立足。 没什麽可怜或可悲,这只是一种生存方式。 如果这世上没有男人,女人可能会活得很好,但因为有了男人,而且是他们在主导天下,所以她们就必须学会利用工具。 莫语嫁进门三年,只在洞房花烛那晚见过丈夫一面。 可因为胆怯,她没敢偷看太多,只依稀记得他个头很高,手上很多伤疤。 那晚他并没对她做什麽,一个二十四岁的大男人对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能做得了什麽呢?尽管世人都是这麽做的,但他没有,所以莫语觉得他是个好人,至少他还懂得爱护孩子不是? 在婆家的生活自然没娘家来得那般惬意,即使娘家也没多少福可享,但至少那儿有她的至亲,就算嫂嫂们看她不顺眼,但父兄终归是父兄,不会对她太过苛责。而婆家就不是了,尤其你还是一个高攀进来的人。 婆家的人口不算多,以乡里的生养水平来说,李家的子孙并不算兴旺,李政然下面有两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