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 周国六十二年,周王沉溺酒色,得一貌美舞姬封为夫人,号琉。 次年琉夫人诞下一名小公主,因锁骨处有枚红色朱砂痣,赐号琅朱,取名清窈。 周国六十九年,周王崩,王後因膝下无子,是以其党毒杀世子,辅佐二公子信上位;因妒逼迫琉夫人殉葬,将小公主送出王宫,养于外院。 自此,大周外忧内阋从未间断…… 直至周国七十八年,周王信,崩;传位于其七弟,公子昭。 昭登基後勤政爱民,除宦官,排外戚。 两年後,正值周国八十年,内乱方显好转之际,邻国边陲骚动不停,周王昭应大臣所谏,欲派遣公主前往峣姜和亲,用以暂缓与周国之间暗流涌动的纷争。 同年十月,琅朱公主奉召回宫。 天姿国色之貌,一时间名动天下…… 两个月後,峣姜使团抵周迎亲,喜布红绸挂满了整座都城,金银珠宝铺满官道直达城外。 公主出嫁当日,扈从奴仆车架,前拥後簇,旗帜鲜艳招展,气势浩荡;香车玉辇,鸣锣开道,仪仗幡旗八八之数,笙乐一直从城中响彻十里开外。 日前下了整整三天的大雪,会些推演算卦的太史令说,这是祥瑞之兆,周王一高兴,才有了如此盛大热闹的场面。 送嫁的队伍已缓缓行至城外,吹吹打打仍旧没有半点要停的意思,只是人流唾交的嘈杂声小了许多。 窗外是厚重不化的积雪,皑皑一片,连喧闹的角笙之声都被这连绵的白色所湮没,显得静谧了。 陪嫁这等远赴他国的辛劳事,宫中女官鲜有人愿做,宫女是经由宫中拨配奉旨去峣姜的。 尽管出嫁队伍风光无限,家中亦被打赏一大笔的银钱,离开国都之际,仍免不了怀揣离乡背井的凄凉感。 尚且识得一些字的她一双杏眼,不眨地瞧着同车内正闭目养神,风姿绰约的这场婚仪的女主人公。妄想从对方脸上瞧见一些与自己差不多的情绪来,以作慰藉,却因轻云蔽月流风回雪之美使得想法逐渐偏离。 怨不得京都城百姓中流传着琅朱一出,九州皆弱的说法。 纤纤素手,皎皎如玉,鲜红的丹蔻灿若娇霞,映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