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子 洛凭渊十一岁拜在寒山派门下,十九岁那年才被获准出师。 在此之前整整七天,他接受了师门有史以来最严苛的考核。师尊寒山真人设下无数难关障碍,直考到平素淡定自若的洛凭渊昏天黑地,才勉强点了头,同意爱徒出师: “我寒山座下向无虚士。凭渊,你在此八年,日後如何要看自己的造化,明天就下山去罢。” 听到最後一句,洛凭渊擡起头望着恩师毫无表情的脸,眼眶有些发湿。他整整衣冠,跪下磕了三个头:“是,师父。” 寒山真人本名莫海川,二十年前回到翠屏山绮霞峰,接掌寒山派,遂以寒山为号,择徒授业。他眼光十分挑剔,尽管前来投书以求拜入门下者无数,却统共只收了十三名弟子。 洛凭渊排在第四。他修文习武皆是门中翘楚,然而六个师兄师弟都先後出师了,唯有他被师尊扣住,迟迟不准下山。 今次考核算是寒山派一件大事,连几个游历在外的弟子也闻讯赶回,这时纷纷上前道贺。洛凭渊人缘极好,转眼间就被师兄弟们拥在中间,喧喧攘攘地出门庆贺去了。 偌大的厅堂里,只有掌门弟子宁则非站在寒山真人身侧没有动,低声问道:“师父,就这样让凭渊走了?” 莫寒山注视着一群弟子们充满生机的背影,半晌才叹了口气:“他与你们不同,不会甘心久耽在此,随他去罢。” 想起这个四师弟的身份,宁则非抿了抿嘴唇,不再说话。虽然师尊没有说什麽,但是作为主持寒山派日常事务的大弟子,他准备从明天起管束自己的师弟们,不要再和洛凭渊有过多的接触。 同门八载,也算情谊深厚,然而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,毕竟是完全不同的。 寒山派门规森严,除了某些特殊场合,严禁一衆弟子饮酒喧哗。这天晚上,十几个年轻人藉着眼前的机会喝到深夜,包括年纪最小的关门弟子严荫。 严荫只有十四岁,对于一个少年来说,他喝得稍稍多了点。等回到自己的屋里躺下,想起平日里朝夕相见的四师兄明天就要离开,不知何时才能再见,还有师兄养的可爱小狐狸,好像也准备一起带走……他忍不住又下了床,出门朝洛凭渊的居所走过去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