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长缨被外面的大嗓门吵醒。 眼睛还没睁开,脑子已经活络起来—— 没想到自己还挺命大,遇到泥石流都能死里逃生。 果然好人有好报。 躺在床上的人缓缓睁开眼,看到墙上贴着的宣传海报,迅速闭上眼睛。 她在黄家沟当扶贫村官三年半,改变了黄家沟贫穷落后面貌。 虽说还有几家没有挪到新房子里,但绝对不会出现这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会有的…… 记忆如海水般涌入脑中。 等傅长缨再度睁开眼时,她多少有些哭笑不得。 行吧,她还真就来到了六十年代,成为了同名同姓的大院子弟傅长缨。 傅家兄妹三个,原主傅长缨排行老二。 如今知青下乡如火如荼,傅家兄妹三个总要有个去农村接受锻炼。 大哥是家中长子,前几年就去当兵了自然排除在外。 小妹畅畅是家中老幺,比原主小两岁,去年高小毕业,同样是知青预备役人选。 姐妹俩谁都不肯下乡,偏生傅家爸妈用尽了人脉也只找到一个工作岗位,注定要做出选择。 原主是家中老二,一向不受宠的那个,距离下乡赛道更近一些。 可她不乐意啊。 要死要活的不乐意,这不昨天晚上傅爸提了一嘴,原主直接撂下筷子出门就跳了河。 好不容易捞上来,那个生于共和国成立当天的傅长缨人不在了,被这个诞生于祖国母亲四十岁华诞时的傅长缨取而代之。 傅长缨叹了口气,下乡苦啊。 也难怪傅家姐妹俩都不乐意,她在黄家沟干了三年,还能不知道扶贫的辛苦? 何况这可是缺衣少食粮的六十年代。 正说话间,邻居赵婶进了来,“长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糊涂!” 好死不如赖活着,年纪轻轻的咋就这么倔呢? 跳河的时候呛了水,傅长缨嗓子有些哑,“婶子我……”我想开了,下乡就下乡嘛。 一个致力于扶贫的村官,在哪里在什么年代当村官不是当呢? 赵婶打断了她的话,“你们姐妹是我看着长大的,跟我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