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龚二狗,当然,这名儿在仙门里是上不得台面的。管事师兄第一次点名时差点笑岔气,从此我在宗门花名册上便有了个雅号——“龚师兄”,听起来倒是人模狗样,可惜改变不了我每天依旧要抡斧头、挥扫把的命运。 要说我是怎么混进这“流云宗”的——哦,您别听这名字挺唬人,其实就是个修仙界的“乡镇企业”, 占着两个半山头,掌门加长老凑不齐一桌麻将,弟子统共百来人(因为在杂役,外门和内门弟子都没有人来过,长老鬼影都看不到,我自己猜想的。),还净是些关系户。比如我。 我爹,龚家村着名牛贩兼社交达人,平生最得意之事不是卖牛没赔本,而是不知哪年哪月跟流云宗外门一位姓张的长老喝过一顿大酒。 据我爹吹嘘,当时二人相见恨晚、称兄道弟,张长老醉醺醺地拍着他肩膀说:“老龚啊!以后村里有啥事,报我名字!”就这一句话,我爹记了整整十年。 于是,在我年满十六,干啥啥不行、干饭第三名,种地怕牛踩、学木匠差点把师傅手指头锯下来的严峻形势下,我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送我上山,“沾沾仙气”。 他那套说辞我都能背了:“二狗啊,爹可不是指望你修成个元婴化神回来光宗耀祖——那玩意儿咱老龚家祖坟冒青烟也不敢想。但你去待个一年半载,好歹身上能蹭点仙气儿吧?回来脑子灵光点,力气大点,说不定说媳妇都能容易点!” 然后他压低声音,露出那种“你懂的”笑容:“最主要的是,以后我跟村头老王、老李他们下棋,就能顺口提一句‘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在流云宗修行呢’。 嘿!你是不晓得,现在村里卷成啥样了?老王家闺女就在镇上绣花坊学了三个月,他们家吃席都坐上位了!老李家小子更绝,在县衙帮闲喂马,他爹走路都快横着走了!咱家要是没个在‘仙门’待过的,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!” 就这样,我带着我爹用五头牛换来的“荐书”,被张长老皱着眉头,捏着鼻子,像收下一件处理不掉的破烂一样,塞进了流云宗杂役处。 我的资质?这么说吧,测试那天,管事师兄拿着那块测灵石在我手上蹭了半天,石头比他的脸还冰凉。他狐疑地拍了两下石头,又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