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年11月初,云海市新海县古塔镇赵家沟大队的庄稼地里,农民们在慢悠悠地磨着洋工, 直到村尾打谷场边的老榆树下,秦会计摇响了下工的铃声,铃声又晃晃悠悠传到田边。 “下工了下工了!”上工不积极下工第一名的懒汉吴宝柱拎着铁锹,连个磕绊都不打,头也不回的小跑着回村了。 村长韩同光无奈摇摇头,收好记工的小本本,背着手喊了声:“下工。” 散在田里的人,快速汇集在回村的小路上,下工的心情总是比上工开心。 再说回去又不用自己做饭,队里开办了大食堂,人人有饭吃,人人能吃饱,从旧社会苦过来的老少爷们娘们,从没过过这样的神仙日子。 人高兴了就想多讲话,男人吹牛打屁,女人家长里短,一时气氛就热闹起来。 牛壮娘瞟到走在她身旁的是韩铁柱,没话找话地跟他拉呱:“铁柱啊,红芬快生了吧?” “快了,还有一个多月!”韩铁柱笑得憨厚,他儿子四个,老大老二都结婚生子了、 “别看铁柱叔已经是个老汉了嘛,邦硬(厉害)。”钱老三翘着大拇指,脸上调着笑,还朝着身边人挤眉弄眼地。 韩铁柱一脚踹过去:“滚开,哪像你个瓜皮不到三十就不中咧。” 当婆婆的年近五十还老蚌生珠,先前夫妻俩出门还会不好意思, 后来被村里人打趣多了,脸皮变厚还会反呛回去。 只要自己不尴尬,尴尬的就是别人。 周围人一阵哄堂大笑。 “钱三你不中拉?” “你才不中!”钱三假笑着骂他。 牛柱娘不关心钱三中不中,趁机又问了她关心的一个问题:“你家老大、老二去市里干活了吗?” 听村东头的狗蛋奶讲,昨天天还没大亮的时候,看到弟兄俩背着两个包裹往西去了。 “呵呵!”韩铁柱干笑出声,村里真是没啥秘密,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说的:“他小姑父给他俩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,就年前这几天,干完就回来了。” “有个城里的亲戚真好!”牛柱娘满脸羡慕,韩铁柱的小妹嫁去了市里,什么消息都要比他们快一步知道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