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位且坐,听我这宫束班的守灯人给您唠段奇闻。话说那年头,天上的神仙还爱管人间的闲事儿,三皇五帝正忙着给万物定规矩,有位蹲在女娲补过的天空底下敲石头的主儿,突然被一道金光砸中了天灵盖。您猜怎么着?不是被雷劈傻了,是脑子里突然塞满了五花八门的图纸——有能让陶罐不漏水的纹路,有让石器刃口能剃胡子的角度,甚至还有青铜鼎该怎么铸才显得既威风又不压塌祭祀台的秘方。 这位主儿本来是个无名工匠,整天跟泥巴、石头、烧红的铜块打交道,手上的茧子比老树皮还厚。被神启砸中那天,他正蹲在河边琢磨怎么让陶罐的肚子更圆溜些,突然就捂着脑袋满地打滚,嘴里还胡言乱语:“哎呀这榫卯结构得这么卡才结实!”“烧陶的窑得拐三个弯才能让火均匀!”旁边的原始人还以为他中了邪,抄起石斧就要给他“驱驱邪”,结果被他一把夺过石斧,三下五除二凿出个能当筷子用的木棍,惊得众人手里的烤肉都掉了。 等他从混沌里醒过神来,一拍大腿:“得,老天爷这是怕我闲着!”于是召集了一群整天琢磨怎么把东西做得更像样的伙计,在山坳里搭了个草棚子,门上挂了块歪歪扭扭的木牌,上面刻着“宫束班”三个大字。有人问这名字啥意思,他摸着下巴傻笑:“宫嘛,就是要做得跟宫殿里的物件儿一样讲究;束,就是把各路手艺捆一块儿好好传下去。”其实后来有老匠人偷偷说,那时候他刚学会这俩字,纯粹是想显摆自己认识字。 刚开张那会儿,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鸡飞狗跳。有回要给黄帝做个盛酒的玉樽,一个徒弟把玉石雕成了野猪模样,说是“象征五谷丰登”,气得领头的差点拿刻刀敲他脑袋。结果黄帝来了一看,摸着胡子乐了:“这野猪雕得有股子野劲儿,挺好!”打那以后,宫束班就有了个规矩:手艺要精,但脑子不能僵,哪怕雕个夜壶,也得雕出点精气神来。 最逗的是学打铁那拨人。有回试着给大禹治水的队伍打锄头,一群人蹲在火炉边鼓捣,把铁块烧得通红,抡着石锤叮咣乱砸。有个愣头青一锤子下去,把铁块砸成了薄片,本来该挨骂,没想到那薄片弯过来正好能当镰刀用,割稻子比原来的石刀快十倍。领头的摸着那镰刀,突然一拍大腿:“嘿,这叫歪打正着!手艺这东西,就怕你不敢瞎琢磨...